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ConfigParser模块&hashlib模块&subprocess模块
阅读量:5744 次
发布时间:2019-06-18

本文共 563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8 分钟。

ConfigParser模块

此模块用于生成和修改常见配置文档,当前模块的名称在 python 3.x 版本中变更为 configparser。

常见的配置文件如下:

```cnf[DEFAULT]ServerAliveInterval = 45   Compression = yesCompressionLevel = 9ForwardX11 = yes[bitbucket.org]User = hg[topsecret.server.com]Port = 50022ForwardX11 = no
ConfigParser的使用方法```pythonimport configparser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 实例化对象# print(config.sections()) # 调用sections方法print(config.read('init.ini'))# 读取配置文件# print(config.sections()) # 打印# # print(config['bitbucket.org']['User']) # 取出User的值# # if 'bitbucket.org11' in config: # 如果'bitbucket.org11' 存在返回True不存在回False# #     print(True)# # else:# #     print(False)# # for key in config['bitbucket.org']: # 循环打印‘'bitbucket.org11' 的key# #     print(key)# sec1 = config.has_section('user')#确认setction是否存在配置文件中,是返回True不在返回False# print(sec1)# sec= config.add_section('wu') #增加一个值# config['wu']['port'] = '222' # 在wu的下面再增加值# config['wu']['user'] = 'liuyang'# config['wu']['passwd'] = '123'#将wu进行删除,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后必须要写入文件才能生效config.remove_section('wu')config.write(open('init.ini','w'))#修改config['bitbucket.org']['user'] = 'china'config.write(open('init.ini','w'))

hashlib模块

hash函数

就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HASH主要用于信息安全领域中加密算法,他把一些不同长度的信息转化成杂乱的128位的编码里,叫做HASH值.也可以说,hash就是找到一种数据内容和数据存放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MD5

什么是MD5算法

MD5讯息摘要演算法(英语: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杂凑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的前身有MD2、MD3和MD4。

MD5功能

输入任意长度的信息,经过处理,输出为128位的信息(数字指纹);

不同的输入得到的不同的结果(唯一性);

MD5算法的特点

  1. 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的长度都是固定的
  2. 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 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修改一个字节生成的MD5值区别也会很大
  4. 强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MD5,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MD5算法是否可逆?

MD5不可逆的原因是其是一种散列函数,使用的是hash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原文的部分信息是丢失了的。

MD5用途

  1. 防止被篡改:

    • 比如发送一个电子文档,发送前,我先得到MD5的输出结果a。然后在对方收到电子文档后,对方也得到一个MD5的输出结果b。如果a与b一样就代表中途未被篡改。

    • 比如我提供文件下载,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在安装程序中添加木马,我可以在网站上公布由安装文件得到的MD5输出结果。

    • SVN在检测文件是否在CheckOut后被修改过,也是用到了MD5.

  2. 防止直接看到明文:

    • 现在很多网站在数据库存储用户的密码的时候都是存储用户密码的MD5值。这样就算不法分子得到数据库的用户密码的MD5值,也无法知道用户的密码。(比如在UNIX系统中用户的密码就是以MD5(或其它类似的算法)经加密后存储在文件系统中。当用户登录的时候,系统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MD5值,然后再去和保存在文件系统中的MD5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步骤,系统在并不知道用户密码的明码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用户登录系统的合法性。这不但可以避免用户的密码被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知道,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密码被破解的难度。)
  3. 防止抵赖(数字签名):

    • 这需要一个第三方认证机构。例如A写了一个文件,认证机构对此文件用MD5算法产生摘要信息并做好记录。若以后A说这文件不是他写的,权威机构只需对此文件重新产生摘要信息,然后跟记录在册的摘要信息进行比对,相同的话,就证明是A写的了。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签名”。

SHA-1

安全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主要适用于数字签名标准(Digital Signature Standard DSS)里面定义的数字签名算法(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DSA)。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当接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个消息摘要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SHA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的,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一系列密码散列函数。

由于MD5和SHA-1于2005年被山东大学的教授王小云破解了,科学家们又推出了SHA224, SHA256, SHA384, SHA512,当然位数越长,破解难度越大,但同时生成加密的消息摘要所耗时间也更长。目前最流行的是加密算法是SHA-256 .

MD5与SHA-1的比较

由于MD5与SHA-1均是从MD4发展而来,它们的结构和强度等特性有很多相似之处,SHA-1与MD5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摘要比MD5摘要长32 比特。对于强行攻击,产生任何一个报文使之摘要等于给定报文摘要的难度:MD5是2128数量级的操作,SHA-1是2160数量级的操作。产生具有相同摘要的两个报文的难度:MD5是264是数量级的操作,SHA-1 是280数量级的操作。因而,SHA-1对强行攻击的强度更大。但由于SHA-1的循环步骤比MD5多80:64且要处理的缓存大160比特:128比特,SHA-1的运行速度比MD5慢。

Python的 提供的相关模块

用于加密相关的操作,3.x里代替了md5模块和sha模块,主要提供 SHA1, SHA224, SHA256, SHA384, SHA512 ,MD5 算法

import hashlib# m = hashlib.md5()# m.update(b"Hello")# m.update(b"It's me")# print(m.digest())# m.update(b"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last time we ...")## print(m.digest()) #2进制格式hash# print(len(m.hexdigest())) #16进制格式hash#MD5# hash = hashlib.md5()# hash.update(b'admin')# print(hash.hexdigest())#sha1# hash = hashlib.sha1()# hash.update(b'admin')# print(hash.hexdigest())######## sha256 ######### hash = hashlib.sha256()# hash.update(b'admin')# print(hash.hexdigest())######## sha384 ######### hash = hashlib.sha384()# hash.update(b'admin')# print(hash.hexdigest())######## sha512 ########hash = hashlib.sha512()hash.update(b'admin')print(hash.hexdigest())

subprocess模块

主要用来实现对系统命令或脚本的调用

三种执行命令的方法

  • subprocess.run(popenargs, input=None, timeout=None, check=False, *kwargs) #官方推荐

  • subprocess.call(popenargs, timeout=None, *kwargs) #跟上面实现的内容差不多,另一种写法

  • subprocess.Popen() #上面各种方法的底层封装

run()方法

标准写法

subprocess.run(['df','-h'],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check=True)

涉及到管道|的命令需要这样写

subprocess.run('df -h|grep disk1',shell=True) #shell=True的意思是这条命令直接交给系统去执行,不需要python负责解析

call()方法

#执行命令,返回命令执行状态 , 0 or 非0>>> retcode = subprocess.call(["ls", "-l"])#执行命令,如果命令结果为0,就正常返回,否则抛异常>>> subprocess.check_call(["ls", "-l"])0#接收字符串格式命令,返回元组形式,第1个元素是执行状态,第2个是命令结果 >>> subprocess.getstatusoutput('ls /bin/ls')(0, '/bin/ls')#接收字符串格式命令,并返回结果>>> subprocess.getoutput('ls /bin/ls')'/bin/ls'#执行命令,并返回结果,注意是返回结果,不是打印,下例结果返回给res>>> res=subprocess.check_output(['ls','-l'])>>> resb'total 0\ndrwxr-xr-x 12 alex staff 408 Nov 2 11:05 OldBoyCRM\n'

Popen()方法

常用参数:

  • args:shell命令,可以是字符串或者序列类型(如:list,元组)
  • stdin, stdout, stderr:分别表示程序的标准输入、输出、错误句柄
  • preexec_fn:只在Unix平台下有效,用于指定一个可执行对象(callable object),它将在子进程运行之前被调用
  • shell:同上
  • cwd:用于设置子进程的当前目录
  • env:用于指定子进程的环境变量。如果env = None,子进程的环境变量将从父进程中继承。
    下面这2条语句执行会有什么区别?
a=subprocess.run('sleep 10',shell=True,stdout=subprocess.PIPE)a=subprocess.Popen('sleep 10',shell=True,stdout=subprocess.PIPE)

区别是Popen会在发起命令后立刻返回,而不等命令执行结果。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

如果你调用的命令或脚本 需要执行10分钟,你的主程序不需卡在这里等10分钟,可以继续往下走,干别的事情,每过一会,通过一个什么方法来检测一下命令是否执行完成就好了。

Popen调用后会返回一个对象,可以通过这个对象拿到命令执行结果或状态等,该对象有以下方法

poll()

Check if child process has terminated. Returns returncode

wait()

Wait for child process to terminate. Returns returncode attribute.

terminate()终止所启动的进程Terminate the process with SIGTERM

kill() 杀死所启动的进程 Kill the process with SIGKILL

communicate()与启动的进程交互,发送数据到stdin,并从stdout接收输出,然后等待任务结束

>>> a = subprocess.Popen('python3 guess_age.py',stdout=subprocess.PIPE,stderr=subprocess.PIPE,stdin=subprocess.PIPE,shell=True)>>> a.communicate(b'22')(b'your guess:try bigger\n', b'')

send_signal(signal.xxx)发送系统信号

pid 拿到所启动进程的进程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jiu1990/p/9072858.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